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張氏清河堂主慶公派系

吾十三世祖主慶公德配劉氏,育三子,墩厚(配劉氏),樑生(配黃氏),井保(配陳氏),主慶公是來台始祖,在其之前請祖先牌位均未遷來台,因此往上無法考據,吾被子孫只知為清河堂派系之張氏延繫子孫,按祖譜之記載,我始祖揮公,為黃帝軒轅氏第三妃彤魚氏所生少昊之五子,因造甲冑制弓,祀孤帝命以張姓,即居清河(今之河北)。  由文通公派譜序之宗居紀述「吾家始遷祖傳言係汀州府寧化縣石碧村人,總平和、南靖之張皆其所自也。」另宗居別傳中記載:「…寧化縣出某門數十里外,有地名張坊者,張姓聚族而居,可住五六千人,…張坊人稱其族有五大房,一房住南京興旺、一房在上杭、一房在漳州南靖平和居住、一房住石碧村,…」(以上錄自祖譜序15及序17宗居別傳)
  由上列譜記載可推測出,吾祖先十三祖張主慶係自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遷來台,此南靖縣之張姓大概是源自寧化縣石碧村附近之張坊祖地也,因此雖十三世以上已無可考,但由上列文獻,當可推測吾祖先係源自張坊之祖也,按此,則吾祖先一世應與文通公屬同一派。序15宗居紀述又記載:「…我一派(按指文通公派)不知何年何代遷居上杭縣溪南黑龍門上村,祖石盤村祠堂對馬唐山,山後有始祖墓,原名馬塘,後吾家改今之馬堂…」按馬堂山乃屬平和縣,因此文通公派乃屬張坊之一房,由上杭縣再遷住平和縣也,而吾祖先為南靖人,但究竟是由張坊遷往南靖,亦或由上他處輾轉遷徙,則不得而知,僅能論定係出於同一宗派之下,因此由祖譜上可以看出吾祖可以解出自小一郎公派,仍小一郎公(126代)之上依序為張惟全(晶上)-太一郎-祥雲-化孫-揚德-賓國(120代)-仲祥-端-景昌-載-宏澗-延傑-焴-景新-敦慶-藏器(110代)-極-九齡-弘愈-子胄-君政-守禮-俊-犯-隆-緒(100代)-宏簡-甫之-次恭-軒-禕-華-平-孟成-果-宇(90代)-皓-嬴-壯-嵩-萬雅-金-默-典-讓義-良(80代)-平黶(一ㄢˇ)-開地-抑朔-孟談-進明-骼-趯-君臣-老(71代)-候-宣武-高陵-奉義-原淑-頤-元馭-禹臣-實德-信明(61代)-伯謙-逸-仲-道-宏-麟-兗(一ㄢˇ)-灼-本-辰(51代)-炳-正-元-穩-誼-惠-浚-昶-蕭-圓(41代)-須-助-都-宗洙-顥-庖-株-瑰-立(31代)-啓-康-盾-純-還-秦-燧-希-琦-嚳(21代)-承-孝-安-陽-宜-噶-檢-欽差-天傑-光英(11代)-重熙-大效-敦吾-坤-立芳-候-伊源-臺駱-昧-揮(1代)。世系之關連,由於年代甚久,考據甚難,但祖先之遷移狀況,或許更能確定彼此之關連,蓋古時交通不便,人地生疏者,當以親戚相近為原則,且遷移之戶距離,若非外之千樓,都不該過遠,況且中國人宗族觀念甚濃,較不會拋離祖宗之世居地點。
  
  清河堂昭穆
  清河衍澤  謨必有唐  清錢誌慶  金鑑傳芳
  風徽永式  世德綿長  曲江源遠  寧化名揚
  文章蔚起  詩禮垂香  礽雲奕左衣右冀    克紹熾昌

遷址:祖譜序20記載:「我始祖揮公,迺黃帝軒轅氏第三妃彤於氏所生少昊之五子,因造甲冑制弓,祀孤帝命以姓張,即基清河(今之河北)。六世立芳公之堂兄弟果公為堯帝侍郎中,精金水之術,修行於雲陽山,得道為仙祖,世傳為八仙之首班,尊號張果老,傳八十世至良公時值大漢開基,良公任國師,運籌帷幄,以定天下,為歷史名人。九十八世遷洛陽,一一八世遷福建,至一三O世文通公始居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馬堂仙人石,並自創立一世祖。至十三世果行公亡後,子孫於清乾隆年間遷移至台灣。」按此祖先之遷移,始由河北清河遷入洛陽,於一一八世再遷入福建,再於十三世祖主慶公遷至台灣,推測福建省漳州府張氏子孫於清乾隆及嘉慶年間一同結伴來台,考其遷移原因:1.南遷-由洛陽入福建,可能是避免兵面南下。2.福建遷臺灣,適於乾隆年間,其原因可能是未謀生而遷移。
  前面所記述之遷移過程乃是依據祖先牌位所記載,吾祖乃沿襲「清河堂」,為清河堂世系之子孫,再次依據十三世祖主慶公之原住址-福建漳州南靖縣(此均足以採信之資料)而依據文通公派譜序宗居紀述「吾家始遷祖傳言係汀洲府寧化縣石碧村人,總平和、南靖之張皆其所自也,…」及其宗居別傳:「…張坊人稱其族有五大房、一房住南京興旺、一房在上杭、一房在漳州南靖、平和居住,一房住石碧村(寧化縣)…」等文獻而推論其與文通公同一系派,再依公譜及堂號而推定祖先係源自揮公,蓋始有同一堂號,共有同一居處,則系脈當然有一派之可能,然因張姓於周朝特之姬姓,其先後有兩支派姓,其源均有來自清河者,而且其延繫有甚於前者,然公譜上並無此記載,若且文通公派譜序中所述:「…總平和、南靖之張皆其所自也」為不實之記載(因當時以姓在寧化、漳州一帶相信定有上萬人—依據宗居別傳所載,張坊者張姓聚族而居,可住五六千人,而推論,如此若要統計調查,以當時之交通工具與能力苛有其困難,故不能全信,僅能推測而已)則此項推論當有誤。
  推次論及福建遷台之狀況:由祖譜所記載「大陸移民來台路徑圖」所載,漳州人來台之路徑有循鹿港登陸,有循淡水登陸,有循梧棲,據訪問之情形,我祖先十三世張主慶曾住臺中西屯,因此很可能我祖先是由福建漳州府南靖縣遷移來台,由梧棲登陸(推測),後遷台中西屯居住,由祖墳之位置推論於十八世祖遷離西屯,佳旺遷大雅鄉三和村仁和路五號世居至今,水來遷往大雅後子孫遷移各處,阿嬰榮祥遷大雅永興路87號後子孫有世居,有的遷移他處。佳旺於大雅鄉永興路5號,舊稱四塊厝,有一三合院,坐北朝南,分住三大房(阿喜、阿連、阿水),有內院曬穀之用,外院前有水池,胄供養魚之用,外圍再以竹林圍住,總面積約有一甲之大。我十八世祖水來生有兩男,其中一男為我十九世祖阿是,是在當地教書的老師,家裡務農,範圍非常大,人手不足,因此又另請兩位長工,都會在家中與大家一起吃飯,阿是於民國43年12月3日歿,次子二十世祖文新生有四男,於民國35年10月1日申請設籍登記為三和村中清路一段143號,舊稱仍為四塊厝,此地有一三合院,春平春良春發春啓皆住於此,不知於何年何月,春發春啓另移住到臺中市西區公館里懷寧街135號及大雅鄉中山路15之15(今為台中市大雅區四德里中山八路103號),僅剩大伯春平及二伯春良居住於四塊厝之三合院(我們皆稱此為上厝,意旨往北走最近之一厝),但於民國102年7月7日起,此地之三合院已無人居住。


臺中市大雅區四徳里之三合院
臺中市大雅區四徳里張氏古厝(中清路上台泥旁邊,現已拆除


  日據時代行政區域:馬岡厝庄、田心仔庄及四塊厝庄,民國三十五年國民政府將此三個庄合倂成一村,村名「三和村」。由於農工商發展,人口數、戶數的增加,於八十七年二月一日再分為三村,馬岡厝保留「三和村」名,田心仔取名「二和村」,四塊厝取名「四德村」。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縣市合併升格,將村改為里,也就是現在的二和里、三和里及四德里。


四塊厝庄的「塊」,河洛語為「座」或「棟」之義。此地有四座三合院故得名。


  如今其中一座三合院即將走入歷史。
奶奶說阿祖兩歲就在此居住,此建築已有百年歷史,庭院晒穀,門前有魚池,為典型的三合院,池塘有土虱,三合院旁小水溝有鰻及鱔,家族和樂融融,當時農務繁忙,阿祖還請兩位長工分擔農務,現中清路兩側皆為阿祖耕作之農地,已知現今台中市大雅區中清路一段139號臺灣水泥(此處前身為紡織廠)一甲三及中清路一段111號伊莎貝爾(此處1994年以前為Benz車廠),皆是祖父阿是耕作之農地,祖功重(垂)福澤、宗德衍家聲,莫忘祖德。

相片0091.jpg相片0092.jpg相片0093.jpg相片0094.jpg相片0095.jpg相片0096.jpg  

from : http://gk1704123.pixnet.net/blog/post/90575411-%E5%BC%B5%E6%B0%8F%E6%B8%85%E6%B2%B3%E5%A0%82%E4%B8%BB%E6%85%B6%E5%85%AC%E6%B4%BE%E7%B3%B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