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張氏祖訓

張氏祖訓

篤忠敬言,急公守法。完糧息訟,營生業言。士農工商,各執其業。慎喪祭言,慎終追遠。宜盡誠敬,慎婚姻言。娶媳嫁女,鹹宜配擇。嚴內外言,治內治外。不可易位,敦孝悌言。事事親敬,敦宗睦族。篤教學言,養不廢教,作養人才。厚風俗言。吉凶慶恤,孤寡有體。敦和睦言,捍忠御災,協力同心,嚴雜禁言,奸盜賭博,佔欺謀吞。忠誠厚實,實實在在。

繼承祖德

清河張氏,廣居丁旺,黃帝賜姓,源遠流和。緬懷先輩,精忠善良,聖賢眾多。功高德望。勸我族人,繼承發揚,效郡報國,雍澤民心。孝敬父母,弟恭兄讓,族和鄰睦,遵綱守常。禮信仁義,嫉仇豪強,慎婚傳嗣,家教有方。讀書習文,勤為農桑,禁戒非為,習武自強。

忠效國家

國家與民,關系互相。民忠國盛,國富民康。國澤黎民,民增國光。天經地義,效國理當。勸我族人,以此為尚。奉事國家,蹈火赴湯。為國穩安,戎馬扛槍,為國振興,農工學商。清政廉潔,不圖恩償。和衷共濟,不怨下上。執行政令,遵紀守綱。踴躍赴公,早完稅糧。

勤為職業

現代職業,百千萬行,擇業從事,各有理想。腦力體力,士農工商。貴在勤勉,富在自強。勸我族人,切莫閒浪。必從謀業,或專或廣。荻耿果實,老奉幼養,欲成大業,地于少壯。從頭做起,不惰不曠。勤操苦幹,必有報償,精專計謀,物豐財旺。永不息止,家富業旺。

孝敬父母

身為人子,必有爹娘。生子不易,養更非常。竭盡全力,操碎心腸。恩重如山,情深似洋。勸我族人,必為報償。父母在世,孝順敬讓。不可凌辱,不可欺誆。遇有要事,應與商量。父母老耄,服待奉養。問寒問曖,關心痛癢。父母歸仙,節禮安葬。

雍和兄弟

兄弟之情,非同尋常。隻因緣份,方逢世上。如身手足,根脈一綱。榮辱聯結,禍福關相。勸我族人,兄弟莫忘。珍視情義,互尊互諒。雍愛和睦,兄恭弟讓。莫記恩怨,免為參搡。福祿共享,苦難同當。遇事多商,親朋禮往。妻室各教,父母共養。團結一致,共拒豪強。

友睦族鄰

人之祖先,原本同綱。繁衍生計,遷徙各方。近者是鄰,遠者為鄉。百姓如是,況且族黨。勸我族人,友睦鄉黨。以和為貴,仁厚謙讓。緩急通義,慶吊禮往。藝業相扶,困難相幫。鄰裏之間,互為守望。哀矜孤寡,顧照幼長。不弄是非,多忍多讓。莫欺貧弱,勿恃豪強。

慎結婚姻

男婚女嫁,大事一樁。立家之言,門楣之光。夫妻恩愛,歡樂無疆。美滿婚姻,地久天長。勸我族人,慎結儷伉。擇女選郞,切莫輕肓。德才為先,不偏長相。慕愛淑賢,求取忠良。勤儉能幹,品行端庄。性溫體健,善有兒郞。情深意篤,莫重財妝。依照法律,鸞鳳成雙。

張氏族譜
訓教子女

生育子女,重在教養。啓其愚頑,提高智商。德才體能,全面向上。立志成才,以仕棟梁。勸我族人,教子莫忘。從幼抓起,不可疏曠。打罵凍餓,繼然不當,溺愛放任,非屬良方。家教要嚴,更需師長。鍛煉意志,教導思想,習禮知義,循規遵章。膽識才略,詩書文章。

崇尚節儉

持家之道,勤儉二方。勤則生財,儉為備荒。懶惰之人,好景不長。勸我族人,節儉為尚。居不貪高,房堅宅亮。食不求珍,腹飽口糧。衣不華貴,齊整大方。器質而潔,不圖排場。紅白好事,不宜鋪張。現時富足,當思久長。量入為出,有儲有藏。

禁戒非為

為人處世,需求名芳。忌人說短,怕指脊梁。品端行正,受人敬仰。胡作非為,定遭禍殃。勸我族人,正大明光。非理之事,不為不想。不義之財,莫貪莫枉。酗酒吸煙,宜戒不倡。偷搶訛詐,賭博嫖娼。聚眾歐鬥,誣告誹謗。此事作為,觸犯律章。禁之止之,免訟公堂。

張姓的堂號

張姓的堂號

張姓的堂號也很多,主要有清河、百忍、金鑒、孝友、親睦、冠英、燕貽、敦睦、宗樂、敬誼、源流等,普遍使用的堂號為清河和百忍堂。

楹聯重要的張姓楹聯有以下五副:
  輪奐善頌;孝友傳芳。
  紫光燭劍;黃石受書。
  簪纓七葉;金鑒韆鞦。
  西銘為理學之宗;南軒負公輔之望。
  鯤島累遷昭祀典;清河長出尚高風。
堂號典故:
  清河堂:張姓得姓始祖張揮,字玉爵,號天祿,為黃帝之子或孫,“觀弧制矢,賜姓張氏”,或“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或“性長弓矢,善張綱羅,世襲其職,因賜姓曰張”。揮居於尹城國之清陽,清陽者,清河之南也,漢屬清河郡、清河國。後世張氏譜書有以尹城為郡望者,然多以清河為郡望,譜書常標以“清河堂”字樣,以示永記先祖之地。清河為極古老之河,戰國時為齊、趙兩國之界。《水經注》載其源在河南北部,流至今河北威縣以下始稱清河。東北流經清河縣故城北、景縣南,至東光西,略循今衛河、海河入海。隋以後東光以下被導浚為永濟渠(京杭大運河之一部),東北以上則漸廢。今清河縣已無清河。
百忍堂:係唐高宗泰山封禪(665年)經濮陽過壽張(今濮陽市臺前縣)時,登門拜訪張公藝(張良26代孫,生於577至676年,時八十八歲,前李世民在公藝門前小河馬失前蹄遇難,公藝救至家中療傷,世民未告真情。貞觀九年(635)世民親書“義和廣堂”金匾,差人送給公藝。)。據《資治通鑒》載:“壽張人張公藝九世同居,齊、隋、唐皆旌表其門,上過壽張,幸其宅,部所以能共居之故,公藝書‘忍’字百餘以進。(其內容為: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鬧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上善之,賜以縑帛。”唐高宗親書“百忍義門”四個大字旌表。封公藝為醉鄉侯,長子希達為司儀大夫,(壽張縣誌載)。故張旭題詩曰:“張公書百忍,唐朝著勳名。天子躬親問,旌表懸門庭。洪都是故郡,清河脈長存。兒孫須當記,族遠詩為憑。”爾後族人便以“百忍”為族徽。


河北省清河張氏——張姓的始祖、歷史上最牛的望族之一

河北省清河張氏——張姓的始祖、歷史上最牛的望族之一

河北是中華民族早期的活動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歷史的長河中河北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燦若群星,而且作為幾代都人才輩出的家族也是屢見不鮮。中國歷史上的士族政治時期,河北的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趙郡李氏都是當時頂尖的名門望族。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望出清河的古代貴族:清河張氏。


張姓是起源於清河的一個古老姓氏,其得姓年代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期,距今已有約五千年的歷史。




張姓出自姬姓,其得姓始祖名揮,為黃帝後人,因發明弓箭,被黃帝任為弓正之職,賜姓為張。張姓受姓的記載,古代文獻頗多,姓氏來由,口徑比較一致,其中略有分歧的是對張揮身份的認定。一說張揮為黃帝的兒子,如《世本》《廣韻·陽》等;另說張揮為黃帝的孫子,如《元和姓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


張氏得姓之地,清河說自古而今一直位於主流。宋修《百家姓考略》載「張,商音,清河郡……」。明楊信民《姓源珠璣》載「張,清河……」。而諸多的古今家譜、族譜,記載的更是明確。明張浚等《張氏統宗世譜·得姓郡望》載「吾張姓之得姓者,自軒轅黃帝第三妃彤魚氏之子,曰揮。觀弧制矢,賜姓張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據尹城國之青陽,後改清河郡,此張姓得姓之由」。明張憲等《張氏統宗世譜》載「揮……世居青陽」。明永樂閩南張君紹《張氏宗譜》載「會耄耊老成,及搜久遠之遺,由各執宗譜之序以對,凡星宇下,無非清河公之派衍也」。這裡所說的青陽、清河郡,是今河北清河的古稱。持同類觀點的古今譜牒家乘,浩如煙海,占張氏譜牒的絕大部分。




張文瓘公 畫像(公元605—677年)

清河張氏,是古代著名的名門大族。自周而晉,名人輩出。西漢大儒張禹、三國博士張揖、南北朝名將張彝、北魏數學家張丘建、北齊天文學家張子信等,世為所重。累至唐朝,更為隆盛。唐太宗時期,朝廷核定天下各姓氏宗族譜牒,確定十大姓氏為「國柱」,以「清河張」為首的張姓宗族更是被定為「國柱」之首。唐高宗、武則天、唐中宗時期,張文瓘、張錫叔侄,三度為相,顯貴異常,時稱「萬石張家」「三戟張家」。




清河堂《張氏族譜》卷首

清河作為張氏祖源地,不僅有譜牒、文獻依據,還有廟宇等古建築史方面的根據。張氏祖廟,早在2300年前就有。據明永樂癸未年《清河家乘》載,戰國時期縱橫家張儀,又名策魴,曾仕秦為相,「儀行公,名策魴。公當時,墳塋諸處,立廟清河,遂以清河公為郡」。又有《張氏宗譜》記載「欲溯源流,賜御葬夫婦同穴,頂受父諸侯官職者名撰,妣吳氏,與張儀同胞兄弟,叫他前來商議,在葬墳前故立一大宗祠。祠冢先年是齊國縣郡,即是清河,遂以此郡定祠,立為後裔傳芳」。說明張儀、張撰等兄弟當時是聯合在清河修建宗祠的。史載西漢留侯張良之孫張典,曾任清河太守,也曾於清河郡「仁里鄉」「建祠堂於墓所」。2004年,應海內外張氏族人之請,清河縣復建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墓。2005年,清河縣動工復建清河張氏祠堂。2009年4月,清河張氏祠堂復建工程主體完工,並正式命名為「華夏張氏祖庭」。古今張氏族人在清河修建祖廟、祠堂,體現著張氏族人對清河祖籍地身份的高度認可。




清河華夏張氏祖庭

心向清河,是張氏族人的文化共識。歷史上,清河長期是張姓的第一郡望,也是唯一一個各種文獻均無漏載的張姓郡望;「清河堂」「清河張」「清河世家」等字樣,是多數古代家譜、祠堂必須特別標記的文字;大多張姓族人世代奉清河為祖籍聖地。近代特別是改革開放後,海內外張姓人士清河尋根活動熱潮迭起,一浪高過一浪。迄今,100餘家海內外張氏組織多次派人前往清河祭祖尋根,世界張氏總會分別於2009年和2015年兩次在清河舉辦世界性懇親大會,在清河華夏張氏祖庭,每天前往祭祖、聯誼的散戶,也是紛至沓來,絡繹不絕。

安厚馬堂張氏家廟

安厚馬堂張氏家廟:情系兩岸,源遠流長!

 馬堂
  馬堂是張氏開基始祖文通公的發祥地,又是安厚鎮歷史上首位明朝進士,官至四品銜奉政大夫張一棟的原鄉吉地,也是當代政要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的祖籍地。馬堂古村落是地靈人傑、風光無限、明天更美好的地方! 
 傳說中的馬堂城
 明洪武年間,張氏先人從寧化遷到當地,到了明正德四年,為了防禦盜賊侵擾,當地民眾修建了城堡。城堡建有東、南、西、北、水五個城門,城牆週邊還開鑿了18口池塘,起到了護城河的作用。馬堂城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所在地為“覆鼎金”地形,猶如一口倒扣的鍋,中間高四周低,城裡密密麻麻的蓋滿了明清古民居,這些古民居外形、設計格局都相同,極具迷惑性,而且房屋是依地形而建,沒有統一朝向,外加小巷子狹小逼仄、路網錯綜複雜,外人置身其中很容易喪失方向感。

 馬堂張氏八世祖張一棟
 馬堂張氏八世祖張一棟(1549一一1618)是明朝萬曆丙戊年中的進士,官至南京戶部主事、授封中憲大夫、四品銜,歷任知縣、姚州知府等12處之職。為官清正,清吏治汙有方,剛毅淵泓,百折不撓,潔已奉公,勞怨不辭,是明朝一代循良清官。他一生為官勤政簡樸,節儉開費,攢省生活盤纏,只為與祖家有關的善舉慷慨解囊,宣導修家譜、立宗祠、置祀田、為贈君、豎表坊、表勒《家範通考》、《聖諭演義》,並遺稿20卷,克承家學,相傳民間。他既是一位首興名臣清官,又是受眾敬仰的鄉賢。逝世後他的神位入祀在本家廟的殿堂的左側,成為受闔族共祀同敬的陪襯供奉之神,他是值得世人緬懷、傳頌的歷史名人。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


 張克輝,幼名有義,男,漢族人,1928年2月生於臺灣省彰化市,祖籍福建省平和縣安厚鎮馬堂,1948年就讀廈門大學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一直在福建省和中央統戰、對台工作部門擔任領導職務,直至後來榮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成為國家領導人之一。張克輝一生所走過的革命道路光輝燦爛,特別是他將畢生的精力奉獻給祖國統一大業,深受海外華僑、華人和海峽兩岸同胞的廣泛讚譽。

馬堂張氏家廟



 馬堂張氏家廟,俗稱大宗,堂號“敬愛堂”。地處大峰山(靈通)南麓,坐落在馬堂古城東方,坐南朝北,始建于明萬曆辛醜年(1601),至今已有416年之久,歷經多次修繕,並在2005年進行了較大規模的重修,於9月12日舉行竣工開光入火慶典活動。按原分金的地理造局維護原樣廟貌,使家廟煥然一新,古樸依舊。本廟占地面積962平方米,建築面積386平方米,磚木結構,二進六開間(含左右掖間),佈局合理勻稱,依次建有照壁、廟埕、門樓、前廳、天井、石臺階、正殿堂、供案、神龕等,設置完善,殿堂內雕龍畫鳳,高懸著各款金字匾額和醒目的古聯對。真乃皇堂齊整,添彩生輝!

 張克輝的祖地情愫
 1、1999年1月23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偕夫人洪小玲在省市縣有關領導的陪同下,首次到平和安厚鎮馬堂祭祖認親,並親筆為馬堂張氏家廟題詞“承先啟後”,現高懸在門樓的前梁上供人觀賞。

 2、2007年6月28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祖孫三代人再度返鄉到馬堂大宗謁祖省親,並為新編的2009年版的族譜《清河張氏馬堂族譜》題寫命名。

 3、2010年6月23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偕夫人一行第三次返鄉到馬堂大宗謁祖省親,並進行調研、視察、觀光。儘管他國事繁忙、日理萬機,仍不忘在百忙中抽出寶貴時間到戰鬥過、工作過、追尋過、思念過的地方去視察、調研、觀光,參加各種當地舉辦的海峽兩岸的經濟、文化活動。由此足以說明他有濃郁的故土情緣和深厚的祖地情愫。



 兩岸情——張克輝
 我來自臺灣海峽的東岸,臺灣有我童年夢幻、青年的憧憬、有親人的盼望。我來到臺灣海峽的西岸,大陸有我所追求的理想、熱愛的事業、有同甘共苦的人民。我愛臺灣,我愛大陸,我更愛走向統一、富強的祖國——中國。真是:地靈人傑生輝,光宗耀祖添彩!


 馬堂張氏源遠流長


 文通公時處元末變革,兵戈四起、社會動亂,家鄉被焚、族遭淩夷。公拜師學藝,長以打鐵為業,以謀生計。

 明洪武27年間(1394),公時年38歲,南徙開基馬堂,拓業生息,亦工亦農,勤儉治家,教子以義,育德為善,孝順為先,和睦鄰里,自是繁衍,昌盛發祥。

 傳承至今,已有622年歷史。就近遷徙,分居在閩粵兩省六縣八鎮五鄉42村186社,人口達52688人。現平和縣內人口達4萬多人,其中本鎮人口有2.62萬人,占全鎮人口的42%,故而言之,馬堂張氏是安厚鎮最大的一大望族。

 此外,自明清兩朝以來,尚有數萬計的張氏族人從馬堂祖地出發,到遠方開基拓土創業,其足跡遍及港澳臺和東南亞諸鄰,其中又以遷台的先祖最早的有九世的張士操,直至民國後期為甚。還有改革開放後,學子奔洋留學深造於五洲及海外東南亞諸鄰島國,繁衍生息,估有宗親現達十萬之眾。隨著社會的進歩,科技經濟的發展,台海兩岸的穩定,兩地往來日益頻繁,“九二共識”感人心,和平統一期不遠,復興中國夢在捷,馬堂人、安厚人、平和人都在期待著,奮鬥著。

Via:太極散手道  (張燮勇)
 from : http://www.zhangxingshizu.com/html/xwpd/txzx/3687.html

張氏清河堂主慶公派系

吾十三世祖主慶公德配劉氏,育三子,墩厚(配劉氏),樑生(配黃氏),井保(配陳氏),主慶公是來台始祖,在其之前請祖先牌位均未遷來台,因此往上無法考據,吾被子孫只知為清河堂派系之張氏延繫子孫,按祖譜之記載,我始祖揮公,為黃帝軒轅氏第三妃彤魚氏所生少昊之五子,因造甲冑制弓,祀孤帝命以張姓,即居清河(今之河北)。  由文通公派譜序之宗居紀述「吾家始遷祖傳言係汀州府寧化縣石碧村人,總平和、南靖之張皆其所自也。」另宗居別傳中記載:「…寧化縣出某門數十里外,有地名張坊者,張姓聚族而居,可住五六千人,…張坊人稱其族有五大房,一房住南京興旺、一房在上杭、一房在漳州南靖平和居住、一房住石碧村,…」(以上錄自祖譜序15及序17宗居別傳)
  由上列譜記載可推測出,吾祖先十三祖張主慶係自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遷來台,此南靖縣之張姓大概是源自寧化縣石碧村附近之張坊祖地也,因此雖十三世以上已無可考,但由上列文獻,當可推測吾祖先係源自張坊之祖也,按此,則吾祖先一世應與文通公屬同一派。序15宗居紀述又記載:「…我一派(按指文通公派)不知何年何代遷居上杭縣溪南黑龍門上村,祖石盤村祠堂對馬唐山,山後有始祖墓,原名馬塘,後吾家改今之馬堂…」按馬堂山乃屬平和縣,因此文通公派乃屬張坊之一房,由上杭縣再遷住平和縣也,而吾祖先為南靖人,但究竟是由張坊遷往南靖,亦或由上他處輾轉遷徙,則不得而知,僅能論定係出於同一宗派之下,因此由祖譜上可以看出吾祖可以解出自小一郎公派,仍小一郎公(126代)之上依序為張惟全(晶上)-太一郎-祥雲-化孫-揚德-賓國(120代)-仲祥-端-景昌-載-宏澗-延傑-焴-景新-敦慶-藏器(110代)-極-九齡-弘愈-子胄-君政-守禮-俊-犯-隆-緒(100代)-宏簡-甫之-次恭-軒-禕-華-平-孟成-果-宇(90代)-皓-嬴-壯-嵩-萬雅-金-默-典-讓義-良(80代)-平黶(一ㄢˇ)-開地-抑朔-孟談-進明-骼-趯-君臣-老(71代)-候-宣武-高陵-奉義-原淑-頤-元馭-禹臣-實德-信明(61代)-伯謙-逸-仲-道-宏-麟-兗(一ㄢˇ)-灼-本-辰(51代)-炳-正-元-穩-誼-惠-浚-昶-蕭-圓(41代)-須-助-都-宗洙-顥-庖-株-瑰-立(31代)-啓-康-盾-純-還-秦-燧-希-琦-嚳(21代)-承-孝-安-陽-宜-噶-檢-欽差-天傑-光英(11代)-重熙-大效-敦吾-坤-立芳-候-伊源-臺駱-昧-揮(1代)。世系之關連,由於年代甚久,考據甚難,但祖先之遷移狀況,或許更能確定彼此之關連,蓋古時交通不便,人地生疏者,當以親戚相近為原則,且遷移之戶距離,若非外之千樓,都不該過遠,況且中國人宗族觀念甚濃,較不會拋離祖宗之世居地點。
  
  清河堂昭穆
  清河衍澤  謨必有唐  清錢誌慶  金鑑傳芳
  風徽永式  世德綿長  曲江源遠  寧化名揚
  文章蔚起  詩禮垂香  礽雲奕左衣右冀    克紹熾昌

遷址:祖譜序20記載:「我始祖揮公,迺黃帝軒轅氏第三妃彤於氏所生少昊之五子,因造甲冑制弓,祀孤帝命以姓張,即基清河(今之河北)。六世立芳公之堂兄弟果公為堯帝侍郎中,精金水之術,修行於雲陽山,得道為仙祖,世傳為八仙之首班,尊號張果老,傳八十世至良公時值大漢開基,良公任國師,運籌帷幄,以定天下,為歷史名人。九十八世遷洛陽,一一八世遷福建,至一三O世文通公始居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馬堂仙人石,並自創立一世祖。至十三世果行公亡後,子孫於清乾隆年間遷移至台灣。」按此祖先之遷移,始由河北清河遷入洛陽,於一一八世再遷入福建,再於十三世祖主慶公遷至台灣,推測福建省漳州府張氏子孫於清乾隆及嘉慶年間一同結伴來台,考其遷移原因:1.南遷-由洛陽入福建,可能是避免兵面南下。2.福建遷臺灣,適於乾隆年間,其原因可能是未謀生而遷移。
  前面所記述之遷移過程乃是依據祖先牌位所記載,吾祖乃沿襲「清河堂」,為清河堂世系之子孫,再次依據十三世祖主慶公之原住址-福建漳州南靖縣(此均足以採信之資料)而依據文通公派譜序宗居紀述「吾家始遷祖傳言係汀洲府寧化縣石碧村人,總平和、南靖之張皆其所自也,…」及其宗居別傳:「…張坊人稱其族有五大房、一房住南京興旺、一房在上杭、一房在漳州南靖、平和居住,一房住石碧村(寧化縣)…」等文獻而推論其與文通公同一系派,再依公譜及堂號而推定祖先係源自揮公,蓋始有同一堂號,共有同一居處,則系脈當然有一派之可能,然因張姓於周朝特之姬姓,其先後有兩支派姓,其源均有來自清河者,而且其延繫有甚於前者,然公譜上並無此記載,若且文通公派譜序中所述:「…總平和、南靖之張皆其所自也」為不實之記載(因當時以姓在寧化、漳州一帶相信定有上萬人—依據宗居別傳所載,張坊者張姓聚族而居,可住五六千人,而推論,如此若要統計調查,以當時之交通工具與能力苛有其困難,故不能全信,僅能推測而已)則此項推論當有誤。
  推次論及福建遷台之狀況:由祖譜所記載「大陸移民來台路徑圖」所載,漳州人來台之路徑有循鹿港登陸,有循淡水登陸,有循梧棲,據訪問之情形,我祖先十三世張主慶曾住臺中西屯,因此很可能我祖先是由福建漳州府南靖縣遷移來台,由梧棲登陸(推測),後遷台中西屯居住,由祖墳之位置推論於十八世祖遷離西屯,佳旺遷大雅鄉三和村仁和路五號世居至今,水來遷往大雅後子孫遷移各處,阿嬰榮祥遷大雅永興路87號後子孫有世居,有的遷移他處。佳旺於大雅鄉永興路5號,舊稱四塊厝,有一三合院,坐北朝南,分住三大房(阿喜、阿連、阿水),有內院曬穀之用,外院前有水池,胄供養魚之用,外圍再以竹林圍住,總面積約有一甲之大。我十八世祖水來生有兩男,其中一男為我十九世祖阿是,是在當地教書的老師,家裡務農,範圍非常大,人手不足,因此又另請兩位長工,都會在家中與大家一起吃飯,阿是於民國43年12月3日歿,次子二十世祖文新生有四男,於民國35年10月1日申請設籍登記為三和村中清路一段143號,舊稱仍為四塊厝,此地有一三合院,春平春良春發春啓皆住於此,不知於何年何月,春發春啓另移住到臺中市西區公館里懷寧街135號及大雅鄉中山路15之15(今為台中市大雅區四德里中山八路103號),僅剩大伯春平及二伯春良居住於四塊厝之三合院(我們皆稱此為上厝,意旨往北走最近之一厝),但於民國102年7月7日起,此地之三合院已無人居住。


臺中市大雅區四徳里之三合院
臺中市大雅區四徳里張氏古厝(中清路上台泥旁邊,現已拆除


  日據時代行政區域:馬岡厝庄、田心仔庄及四塊厝庄,民國三十五年國民政府將此三個庄合倂成一村,村名「三和村」。由於農工商發展,人口數、戶數的增加,於八十七年二月一日再分為三村,馬岡厝保留「三和村」名,田心仔取名「二和村」,四塊厝取名「四德村」。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縣市合併升格,將村改為里,也就是現在的二和里、三和里及四德里。


四塊厝庄的「塊」,河洛語為「座」或「棟」之義。此地有四座三合院故得名。


  如今其中一座三合院即將走入歷史。
奶奶說阿祖兩歲就在此居住,此建築已有百年歷史,庭院晒穀,門前有魚池,為典型的三合院,池塘有土虱,三合院旁小水溝有鰻及鱔,家族和樂融融,當時農務繁忙,阿祖還請兩位長工分擔農務,現中清路兩側皆為阿祖耕作之農地,已知現今台中市大雅區中清路一段139號臺灣水泥(此處前身為紡織廠)一甲三及中清路一段111號伊莎貝爾(此處1994年以前為Benz車廠),皆是祖父阿是耕作之農地,祖功重(垂)福澤、宗德衍家聲,莫忘祖德。

相片0091.jpg相片0092.jpg相片0093.jpg相片0094.jpg相片0095.jpg相片0096.jpg  

from : http://gk1704123.pixnet.net/blog/post/90575411-%E5%BC%B5%E6%B0%8F%E6%B8%85%E6%B2%B3%E5%A0%82%E4%B8%BB%E6%85%B6%E5%85%AC%E6%B4%BE%E7%B3%BB

喜獲【清河張氏馬堂族譜】

喜獲【清河張氏馬堂族譜】          

    二零一二年四月底,因公與外子由台北市至第一次到訪的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舊汀州府) 回台前向西行越過福建省西與江西省東南的交界處,至江西省瑞金市,體驗江西、福建、廣東三省通衢之處的地理人文。  然後迴身向東南行,目的地為福建省龍岩市永定縣 (舊汀州府),除探訪客家土樓群,也希望能進一步跨過永定,找尋外子第十三世渡海先祖亨公攜來的族譜所載先祖所居住的: 【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新安里和平社東陶甲嶺下】。 我們祇知道自己是平和縣文通公這一脈的張姓子孫, 第十三世先祖亨公由上址離鄉渡海來台。

    經廈蓉高速公路,下福建省龍岩市的交流道之後,進入永定縣,一路放眼望去丘陵起伏,群山蒼蒼,邈無盡頭。 層層疊疊的山巒和山谷中,儘是角型、圓型、長方型、半月型的客家土樓。  建造土樓遠朔唐代,現存最古的有六百餘年歷史。  土樓群不但已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共領導人近年來大力宣揚的觀光聖地。  沿途有限的可耕地遍種菸草,因為菸草是福建省最大經濟作物。

參觀位於永定縣洪湖鎮洪坑村,被譽為土樓王子的「振成樓」時,聽某遊人說︰雖然胡錦濤主席、連戰伉儷等冠蓋名人,都曾造訪「振成樓」,但是初溪的土樓群才是原汁原味,於是驅車前往。  當晚宿於已有三百年歷史的土樓群民宿「餘慶樓」。

次晨向初溪當地居民打聽平和縣怎麼個走法,他指向遠方山坳說︰「過了那個山坳,就是平和縣的蘆溪鎮。  都是山間泥巴小路,徒步祇有四公里,但是車輛沒法開過去,祇能將車開出初溪之後,沿山腳下的公路繞山而行」。 雖然極費時,但是比繞回原路,由龍岩市上高速公路,在漳州市下,經南靖縣到平和縣省很多路。

循著路標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巔巔簸簸,尋尋覓覓,終於到達平和縣的蘆溪鎮。  一路問人,經霞寨鎮到達平和縣政府所在的小溪鎮,拿著兩百年前的舊地址,逢人就打探。 有位豬肉流動攤販,指點我們到平和縣政府詢問。  該日正放五一勞動節假,縣政府祇有幾名值班人員,但是他們很熱心的找來正在休假的國台辦。  國台辦熟門熟路的將我們帶到水龍宗親家,水龍宗親看到我們給他的舊地址,立即謂:我們的第十三世先祖亨公渡海到台灣前所住之處,現在的地址是【福建省平和縣安厚鎮田徑村嶺下組】,祖先宗祠在叫做馬堂的地方。

 原來在二零零五年至二零零九年之間,同屬一三七世祖文通公脈(也就是後世祀奉為清河馬堂張姓第一世祖的文通公)的張姓宗親們,根據各房所藏族譜及當時的最新資料,重新編纂最新完整版族譜,水龍宗親即是主編,難怪他如數家珍。 由於我們的直系祖先宗祠面對馬堂山,因而地名叫做馬堂,這本最新完整版族譜也名為 【清河張氏馬堂族譜】 於是向水龍宗親請求割愛一本,做為傳家珍寶。
走出水龍宗親府第,即經板仔鎮轉進安厚鎮,在路旁遍植平和名產蜜柚的路上,邊看路標邊問人,耗三小時餘,終於穿越勉強可供小型車通過的田間道路,在下午五點到達嶺下。 夕陽啣山無法久留,但是站在先祖亨公離開故鄉前踏過的的土地,望著肥沃的水稻田,心中洶湧澎湃無限感恩,不能自己。

我們家原有的由第十三世渡海先祖亨公攜來的族譜,僅登載馬堂一世祖文通公以降的記事,謂文通公由寧化石壁遷平和,文通公之前均從略。  十三世祖亨公及之後的記事,由後世接續至今。

二零零九年小溪鎮水龍宗親總彚主編完成的【清河張氏馬堂族譜】,有 21 公分 高 29 公分 ,厚 公分共計六十七萬字,洋洋灑灑,載錄的都是直系先祖,並非僅僅是遷入平和之一世祖文通公以降的記事而已,這本完整版族譜追根溯源,縱考四千餘年前,由清河堂一世祖揮公開始,雖然明清兩代較簡略, 每世先祖考妣仍脈絡分明,名諱完整,甚至埋骨處均記載。  橫向則在廣大華北、華南地區移動,此因先祖由朝廷派命為官,而舉家遷徙河北、河南、山東、陜西、四川、湖南、江西等地之故。

一世祖揮公乃黃帝第五子,製造弓箭,幫助黃帝公孫軒轅打敗蚩尤而受封於清河之陽 (現在的河南省清河縣)並賜姓張,後世子孫均以【清河】為堂號。 一世祖以降的直系先祖, 或世襲官爵或因功受封,都是佐國的諸侯貴族階級,例如︰  二世祖味公,水官,封於汾州。 五世祖侯公任堯帝的大夫,九世祖大效公司火正,十二世祖天杰公助大禹治水,十五世祖噶公乃夏朝仲康時大夫。旁支別系為時之俊傑者,無需在此攀龍附鳳。

尚有一位奠定中華民族千秋大業的直系先祖,在此需特別著墨,即八十世祖張良,良公幫助漢高祖劉邦,推翻秦朝建立大漢,封留侯,官拜宰相,早已青史留名,為我華夏子孫景仰。

唐朝開科取士,讀書人以考試獲得功名,一二二世祖惟立公於唐昭宗時高中進士,歷官湖南觀察史。  至一二六世祖見詳公時,亦為南宋登宗時進士,官至宣撫史,卻因朝政腐敗,被謫為江西省樂安縣令 (現在的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 辭官之後,遷往福建省汀州府寧化縣石壁 (現在的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石壁鎮),從此歸隱田園耕讀為生,後人曾遭受欺凌,房舍被燒毀。 為尋出路,後世子孫有人陸續遷往上杭、連城、龍岩、漳州等地。

第一三七世祖文通公大約明朝永樂年間,由寧化縣遷入漳州府平和縣境,後世子孫建宗祠於面對馬堂山名為馬堂之處,並祀奉文通公為清河馬堂張姓第一世祖。  文通公這一系開花結果,開枝散葉,,張姓已是平和縣第一大姓。

清河馬堂十三世祖亨公清嘉慶年間渡海來台,蓽路藍縷,墾殖於彰化縣牛埔仔。 後世遷往台中七張犛、橫山、豐原,乃至外子這第十九世子孫移居台北市。

而自從兩岸開放交流之後,平和的宗親們,也將彙集到的在台灣繼往開來至十九世的資料,交于主編水龍宗親,收錄在二零零九年彙集完成的這本【清河張氏馬堂族譜】, 其中有台中市西屯區協和里安和路 111 號祀奉一世祖文通公的 【張家祖廟】 相片及資料(台中市定三級古蹟)。  水龍宗親和其他宗親們不但與海內外各宗親交流,甚至於 2009  10 月蒞台拜訪,可謂用心良苦。

外子旅居台北市近半世紀,少回中部,以往都是先母 (第十八世祖和台中橫山同輩宗親交誼連繫。 先母二零零四年即身體欠安,二零一零年以九十三高壽回歸西方極樂世界,當時與先母同輩宗親們大多仙逝,培源與橫山宗親形同斷線,因而不知道對岸平和有編纂 【清河張氏馬堂族譜】之事,更不曉得可以向平和宗親探問十三世祖亨公祖居之處,  繞了一個大圈子,居然有幸擁有完整的族譜,並踏上故土,心中雀躍非筆墨能形容。

這本【清河張氏馬堂族譜】將祖訓、祖箴、祭祖方式、家事紀要等收錄詳盡,有遷往它處者,均記載時間及目的地。 為順應時代潮流,近世各系不但抱養子、隨娘子、承嗣子、招贅子都記載為【子】,而且生男育女均登入族譜,獨生女亦可立世記載。 同時也尊重當事人,明言 :不願意登入者絕不勉強。 這些思想,可謂相當正面。

    能安身立命於原鄉是一種幸福,志在四方出外打拼,也是另一種幸福,而能找到先祖的根源更是幸福中的幸福。  吾等何其有幸!  
(Nowhere May 24, 2012)

from : http://blog.udn.com/chang871/6483816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恆春張家-開基祖原(元)吉公介紹

恆春張家的第一代開基祖「張原吉」,家譜採訪的過程中對他的描述都是世代口耳相傳,而最清晰則為第三房第8代頂頭溝張桂霖以及第三房第8代龍水張景義,綜合大家的形容,原吉公其人,一隻眼睛看不清楚,輕微「脫窗」、頭大、身材肥胖壯碩,比一般人高一些,禿頭,渡台時年約40~50歲,未婚,無子嗣,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新安里山舖保坪塘鄉人氏,家鄉平和居民操客語,但是也會說閩南語。
  據推測,原吉公可能為明朝末年地方武官,因為四處戰亂,國家腐敗, 所以一直尋找一個落腳的地方,時有帆船往返台閩貿易,原吉公來台前託船家探勘台灣何地適合落腳定居,距今約300年前,明朝永曆(清朝順治)年間(公元1644年至1661年),原吉公離開家鄉,過繼弟弟10~12歲的兒子張文德為子3,帶著他、一名年約6~7歲童養媳趙氏與一名管家4,渡過台灣海峽在澎湖、台南短暫停留,尋找合適的落腳之地,聽往來恆春半島的商船說最南端有一個叫瑯嶠的地方不錯,終而選擇蠻荒之地恆春作為隱居之處 
  原吉公順著風,輾轉水路於恆春半島龜壁灣(今日的後灣)上岸,根據第三房第9代射寮張恆隆、張恆富等人的口述,由後灣上岸後,繞到射寮,再前往虎頭山 定居,最初房子只是一個簡單的草寮,原吉公從外地船運來牛羊鴨,引牲畜進入五里亭、貓仔坑、虎頭山 牧,根據第三房第九代龍水張景義口述,原吉公當時被稱為「鴨王」;於是第一代、二代都住在虎頭山 山腳,原吉公將文德與趙氏養育成人使其結為連理生下七個兒子-擇、碑、爐、寬、萬、壽、帶來,即為恆春張家頂七房開基祖,代代傳承至今,定居地以台北為主,高雄次之、台東、台中、花蓮等地。
 虎頭山 有一個水窟窿是平時放牧牛隻憩息打滾的地方,稱之為「牛尿窟」,夏天隨著降雨盈滿,冬天又自然乾枯,原吉公在山裡放牧牛羊、養鴨、砍相思樹、築木炭窯燒木炭常到此處,夏日涼爽,冬日避風,他十分喜愛,對子孫說以後死後要再葬在此處,過世之時,第三代的子孫用草蓆簡單把他包覆起來,扛到牛尿窟去,因為貧窮,就地用石頭推在上面,連墓碑也沒有,享年83歲。
直到子孫富裕了,才回來整修原吉公的墳墓,卻失去了原吉公出生和死亡的確切日期,也因此原吉公的真正名字究竟是「元」或「原」10,又或者原吉只是音,就不得而解。
l   備註:
1.          武官:依據口述、原吉公墳墓上的「平邑」以及親自走訪原吉公出生地,是一個很貧窮的山中小村,不太可能有能力讓小孩讀書考科舉做文官。
2.          遷台年代:根據口述為明末清初以及原吉公墳墓前的對聯「順治年代遷台居隱瑯嶠興基」而來,但是恆春橫跨明末清初的時代很長,而且神主牌後面第二代查某祖出生乾隆初年,往前推斷,原吉公比較可能是乾隆年間來的,尚待考據。
3.          攜姪渡台:除了大量的口述證實之外,在那個年代攜姪渡台並不奇怪-http://blog.xuite.net/i000350/blog/315628278。然而,究竟是來台灣的時候就帶著侄子,還是生活穩定之後再返鄉戴侄子來台灣,就存在2種不同的說法,以前者為多數。
4.          管家:又稱苦力頭,有一說是跟他一起來恆春開墾的朋友,並不是管家
5.          選擇恆春的原因:隱居之說雖然是大多數,但是也有少數人如第五房第9代田中央 張青龍說是跟隨鄭成功部隊來台,或者被派駐在此屯田,或者獲罪被流放邊疆,亦有其可信度,畢竟當時連屏東平原都還沒有開發。另有其他說法:1.與5(3)名兄弟同行,登陸後分別遷往苗栗、宜蘭、台中、竹田。2.竹田張萬三公派失散的一房南遷。然而攜姪來台的說法最為廣泛。
6.          恆春張家整個家族的採訪中只有曾經擔任張氏宗親會主任委員的張榮南先生說是從海口登陸,他表示曾經和幾位耆老討論,他們當時海口是恆春半島唯一的天然骷髏石港口,但是從未聽過類似的說法。
7.          最初的居住地點:根據車城鄉保力村耆老張英和先生口述,20多年前他在編寫保力張家族譜時,聽頭溝耆老說,當時登陸後居住的地點就是現今的頂頭溝祖厝,亦有其他人證實此種說法,然而首先定居在虎頭山 山腳的說法還是佔大多數。
8.          台東的張家移民比較特殊,不同於光復之後因為社會轉型的移出,大多為日據時期因為物資匱乏,無地可耕而前往,以恆春大光、水泉、車城保力、射寮的張家子孫為主,根據第五房第9代台東張廖簡宗親會理事長張勝華、第三房第9代台東張照勇等人口述,當時台東土地荒無,隨便你去圍,圍到的就是你的,令眾多恆春人趨之若鶩,一直到光復之後都還是如此,然而也有為數不少的人因為水土不服而返回恆春,譬如第五房第9代北門張造仔。
9.          這是貧窮人家常見狀況,在中國尋根時亦有許多張家子孫說,他們祖先的墳墓也是如此。
10.      在現在虎頭山 原吉公祖墳上寫的是「原」,然而在民國70年代末期恆春張家的手抄簡易族譜上寫的是「元」,此外,口述上也有「原」與「元」的不同說法。

from : http://blog.xuite.net/i000350/blog/317254799

張原吉-百度

張原吉
張原吉。無子嗣,,客家人過繼侄子張文德為養子,張文德生七房,現今車城、恒春、滿州、台東初鹿等地張氏為其後裔。原籍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新安裡山鋪保坪塘鄉人氏。于乾隆年代宜寓大員鳳山縣琅橋貓仔新莊,居住延續至今。
      張原吉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

  渡台初始,張原吉落腳高雄鳳山,隨後走水路于車城鄉海口港上岸,進入恒春貓仔坑、虎頭山一代開墾,而後返回彰州平和老家攜侄子張文德赴台。
  地方耆老口述:張原吉曾在虎頭山一帶放牛,一日,遇大雨,無蔭可避,覓尋一樹暫待,發現不遠處一塊空地,雨露不沾,煙霧嫋嫋,令人心曠神怡;日後亦趨之,夏涼避暑,冬寒避風,知得一風水寶地,遂告文德老邁後於此安享天年。始歿子孫葬其於此,故一脈張氏枝葉興旺,遠超過明末清初即來此開墾的保力張氏、埔墘林氏、茄苳尤氏,成為清代恒春第一大望族,稱:射寮張氏
  編者親臨虎頭山祖墳一窺,如今已納入恒春三軍聯訓基地的一部分,但軍方予以保留,該墓氣勢磅礴,右側是張原吉管家的墳,左側是妻妾的墳,周圍伴隨第二、三代子孫墳約六座,維憂此地為外人所有,子孫亦在張原吉墳上數百尺修建假墳,占地排異,因此整座山都是張氏墳,依山傍海,的確靈氣動人。然聽說於民國70年代的一次修墳不慎,已破壞此地風水。
  如今雖已沒落,射寮張氏仍是恒春、車城重要的地方政治勢力。
  清代第三房子孫張光在、張光清遷居射寮。水路的高運量及安全性使然,該地射寮港為恒春地區最大的貨物集散地,張氏在此作貿易租賃生意,掌控射寮港一切包括船隻、苦力、土地資源甚至是物品價格,勢力影響整個恒春地區,當時人稱張光清為:琅橋皇帝,連牡丹社事件日軍都需要仰賴張光清的協助(臺灣第一任總督樺山資記南臺灣琅嶠地方偵查日誌),此為張氏最鼎盛的時期,以張文德第三房為代表核心。三房一支子孫比其他六房子孫加總還多,其次是第五房子孫。
  第一房子孫居住聚落仍在貓仔坑、虎頭山一帶
  第二房子孫娶原住民女子為妻,搬到台東初鹿定居
  第四房子孫居住在恒春頭溝裡坪林村及恒春德和裡康林
  第五房子孫原居住在恒春頭溝裡,後一部分子孫遷到恒春網紗裡。(編者為第五房子孫)
  第六房子孫在恒春南門一帶
  第七房子孫與第四房子孫居住在一起
  而後張光清在射寮與車城中間造一鎮,稱:新街,企圖取代車城的行政地位,然因為恒春設縣建城使得車城的政治影響力逐漸往南遷移至恒春,終告失敗。如今射寮、新街仍居住許多張氏第三房後裔,並由此延伸至新街、頭溝、大光、仁壽、龍泉水、墾丁,張氏的影響力也由車城轉移到恒春,日據時期的殖民政策喪失大多數政治影響力、民國時期的三七五減租及公地放領政策而失去土地資源。


from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C%A0%E5%8E%9F%E5%90%89

2017年4月12日 星期三

清河百忍族譜

民國100年戶政資料,屏東縣張家落籍近2萬人,多是客家,最大兩個系統為「竹田張家」、「恆春張家」;其中竹田張家雖然比恆春張家晚幾十年遷台拓墾,但是人數破萬,數倍恆春張家。
  作者在恆春半島做家譜田野調查時,有好幾種有關恆春張家的來源說法,其中一個是竹田張家「遺失」的一房南遷而來,由此可知竹田張家在屏東的勢力龐大。
  雖然張家在屏東縣占的人口數僅排名第五,但是是一個團結,素質又高的家族,因此與「里港藍家」、「萬丹李家」、「內埔曾家」齊名屏東望族之一。
  鼎盛時期在台灣光復,屏東縣第1、2屆縣長「萬丹-張山鐘」、他的兒子張豐緒為屏東縣第5、6屆縣長,後來調任為台北市長、內政部長;當時屏東地方政治以「張派」為最大勢力,至今屏東沒有任何家族超越「張派」當時的政治影響力,在許多老一輩的人心中仍然緬懷那段張家最團結的時期。
  台灣光復時期,民生困苦,貧窮人家小孩國中升學通常選擇「師專」,而不是高中,因為師專不僅公費,而且畢業之後保證就業,令眾多莘莘學子莫不寒窗苦讀,造成的結果是「師專」比高中甚至大學錄取率還低;當時台灣有台北師專、台中師專、屏東師專、台東師專、花蓮師專。
  恆春張家雖然坐落在屏東縣,然而一方面屏東北部客家人性格堅強,又重視教育,每年師專考試幾乎都包辦了,無法與之競爭;另一方面,恆春坐車到屏東與台東是同樣時間,恆春占有地利之便,於是恆春有心升學的學生蜂擁至台東考試,排擠了台東當地的名額,台東反而成為恆春人的天下。
  說著閩南話的恆春張家,就這樣和說客語的竹田張家帶著點親密又競爭的關係互相往來。
  日據末期,暮氣沉沉的竹田張家出現幾位優秀的領袖人物,力圖振興呈現衰敗的家族;先是成立張萬三祭祀公業,接著民國45年在竹田頭崙興建客家夥房,供家族祭祀聚會用,最後民國52年竹田張家傾家族力量編修巨著「清河百忍族譜」,E共102頁,該族譜成為屏東聚落發展研究重要的考據資料,至今仍時常被引用在學術論文當中。家族在民國65年出版補充「清河百忍族譜」的「張氏萬三公簡譜及嘗業管理紀要」之後逐漸沒落。
  「清河百忍族譜」完成過於倉促,內容集中屏東竹田,多少忽略南遷的各支派介紹;其中「車城保力」張家系出竹田,由於竹田張家素有「本位主義」,經常忽略其權益,加上地理位置偏僻而被邊緣化。
  於是保力張家在優秀的領袖人物-車城鄉長「張英和」的帶領下團結自強,先是成立祭祀公業以管理車城荒廢的祖產,接著與恆春半島第一代地方文史工作者「張添金」老師、營建工程公司老闆「張添丁」一起遠赴中國廣東梅縣尋根,期間長達10年,返台後又花費近2年,在民國87年編修完成「車城保力張氏萬三公尚發派族譜」,內容彌補修正「清河百忍族譜」中諸多缺失與矛盾之處。
  可惜的是,當時保力張家欲與恆春張家赴中國尋根,合作編修族譜,卻因為恆春張家的本位主義而拒絕了,因為這種意識對立,恆春張家晚了15年才開始編修族譜。
  家族興望衰敗,樹大分枝,本來無可避免,因此會有人試圖團結家族,振興家風,這種努力在每個時期都是需要的,身為家族中的一分子都應該用行動支持。
  團結家族就會有力量,願意接受家族的人我們感謝和歡迎,不願意的人我們也應該尊重和關心。
   我們應該把自己放入一個大的整體中,恆春張家也包括在屏東張家中,屏東張家也包括在屏東縣各姓家族中,屏東縣包括在整個台灣中,這樣我們才能夠在發展特色的同時又能和別人相處融洽。
  你說是不是呢?